门票:不需要门票。开放时间:无论白天还是夜间,游客都能在此吃到地道的特点回民小吃。夜间的回民街有着与白天不一样的氛围,整条街被浓厚的市井气息笼罩。交通概况:乘坐4、7、15、32、43、45、201、205、206、215、218、221、...
门票:
不需要门票。开放时间:
无论白天还是夜间,游客都能在此吃到地道的特点回民小吃。夜间的回民街有着与白天不一样的氛围,整条街被浓厚的市井气息笼罩。交通概况:
乘坐4、7、15、32、43、45、201、205、206、215、218、221、222、251、300、604、611、612、612区间、K630、游8(610)路公交在“鼓楼”站下车即到。回民街介绍:
北院门(回民街)坐落于鼓楼北侧,唐代属皇城范围,尚书省即坐落于此地。宋元明清时的京兆府、奉元路总管府、西安府等均设在此街及其周围。清代因街北巡抚部院署与今西大街以南总督部院署分称北院、南院,遂名此街北院门。1900年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至西安,曾居北院,称行宫,当时各省所贡银两物品均在此聚集,银号门店应运而生,盛极一时。西侧的大学习巷内最早是唐长安城的一个小坊,当时西域的回纥族帮助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从甘肃回长安时,带回了200多个回纥将领和随从,他们住在这个小坊附近学习唐朝的法令和汉人的文化,所以这个地方起名字为大学习巷,并渐渐扩展成为西安的回坊。
现在的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为北院门、西羊市、化觉巷形成的环形旅游散步道,全长1100米,即为俗称的回民街。街区内为仿古明清风格,南有鼓楼,北有牌坊,清真大寺、古宅大院镶嵌于鳞次栉比的门店食肆之间。步入其中,地镶青石、铺悬金匾、老街繁锦、美味飘香,是西安独具古城风貌与现代文明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
回民街作为饮食集中的街区而出名,这里目前虽然被当作了针对外地游客的旅游点,但其实当地居民一直把这里当做吃小吃、逛街休闲的主要场合,特别是夏季的夜市上在此吃饭纳凉消磨时间的市民的更多。其实整个回坊区域都是食肆林立,各种各样的清真食肆与摊点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其中不乏当地人最认同的老字号小店。回坊区域除去北院门、大学习巷、西羊市外,还包含大皮院、东羊市、北广济街、桥梓口等一大片地区,老西安把这一带叫做坊上,在坊上可以探索最平民最真实的西安生活。不过后几个地方要从回民街向深处走得远些,困难找到,外地游客相对极少。
晚上的回民街有着与白天不一样的精彩,整条街被浓厚的市井气息笼罩,道路两旁遍布挂着电灯、汽灯的各种摊铺,主要贩卖糕饼、干果、蜜饯、小吃。这类小摊后面则是很多经营当地风味小吃的食肆,人多时不光店里人满为患,连店门口也会摆满桌椅。烤肉串、涮牛肚的烟火在不甚明亮的灯光下弥漫整条街,人来人往的人群都是边逛、边吃,看到小摊上中意的东西就和摊主还还价。还可以到鼓楼广场的座椅上歇歇脚,看卖风筝的小贩把数十米长的风筝一直放到马路对面的高楼顶上。所有都充满真实热闹的生活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