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粘提的基本介绍靠粘提是福建邵武市的汉族传统小吃,是闽菜系。因外形如脚跟而得名。多为沿街三轮车叫卖。三轮平板上搁着煤炉,架口锅,放个大蒸笼,多为四屉。那种意味不是外乡人所能领会的,在邵武人看来,那抑扬的叫卖,那阵阵的清香,沁入肺腑后再慢慢消...

靠粘提的基本介绍
靠粘提是福建邵武市的汉族传统小吃,是闽菜系。因外形如脚跟而得名。多为沿街三轮车叫卖。三轮平板上搁着煤炉,架口锅,放个大蒸笼,多为四屉。那种意味不是外乡人所能领会的,在邵武人看来,那抑扬的叫卖,那阵阵的清香,沁入肺腑后再慢慢消失在空气里。很难言表的舒坦,尤是在外新归的邵武人,对此最为倾心,视为家乡第一绝味。
商品特征
米粉肉是要得的。没米粉肉在上面蒸着,靠粘提多了些生涩之味,少了点珠圆玉润的口味,色泽上也没如滋润过的光泽。就着米粉肉吃靠粘提是珠联璧合得绝配。米粉肉鲜美、油而不腻,一口下去满嘴生香;脚跟糍辣香交融,让人满口生津。靠粘提上沾染着肉香,感觉最佳,又由于蒸制过程中肉的滋润而涤去了米的生涩而平添了口味。米粉肉将一半的丰腴滋润了靠粘提,肉质变得肥而不腻;在米膏上蒸熟,又吸收了天然的米香。一口肉,一个靠粘提,不可多得啊。
历史民俗
一曰“靠粘提”。靠粘者,大概意即靠着粘性将几片薄片粘合在一块而成一糕,从做法上看上去乎有点道理。再从口味上看,蒸熟后也略有的粘,粘却不黏牙,口味很好,也成道理了。
一曰“尻庄糍”。尻庄者,音为邵武方言中的“脚跟”,整个糍看着就像脚跟,形象的表形。可是奇怪,尻在古时候汉语里是“大腿”之意,为什么在邵武方言里又作脚跟解了。庄在古时候汉语里有“样子、表现”的意思。整个词组可以讲解成形似脚跟样子的糍,描述的贼形象啊。
一曰“高山提”。这个最没事实论据来讲明。当一般孩子不知尻庄、靠粘时,高山便是读音最为接近也最是简单易懂的词组了。“登高山”也是邵武名胜熙春山的俗名。高山提是不是与邵武风景又有所关系?引申地理定义而来,也是道理。反正大伙都懂,不需要含糊的考证,在邵武,一说高山提,囫囵间大伙也都意会了。
做法
靠粘提做法其实不难。选上好粳米与籼米按肯定的比率混合,浸泡后磨成米浆。将沉淀的米浆放入热锅内搅拌成半熟状起锅。在搅拌过程,边搅拌,边倒入适当的天然碱水。将富含碱的植物烧成灰,放水浸泡,过滤出天然碱水,供做糍之用。接着将半熟的米浆团搓成条,用刀切成半厘米厚的圆饼状,捏成周围微上翘、中间凹的椭圆薄片,好似用脚跟挤压而成一般。再将5至6片薄片叠成趸,放入笼屉用旺火蒸。蒸时糍上面要放上用五花肉做的米粉肉。
见过捏制的过程,指尖飞动,捏的飞快。蒸熟后,将靠粘提每片分开偶尔还能看见当时留下的指纹。据了解正统的靠粘提需要得六片,讨一个吉祥兆头。但目前企业所卖多是五片,为了便于计算价格。
靠粘提的品尝食用方法
靠粘提还有满多革新做法,譬如炒来吃。这对于在外邵武人来讲不啻是个享受,靠粘提冻好,携带回去,需要时切成片、丝炒来吃,可以分片炸,可以做火锅,可以像白果般或煮或炒……虽然少了原汁原味沾酱吃的惬意,但在外乡也是难得的口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