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脆红李的基本介绍丹棱脆红李皮薄肉脆,水灵多汁,酸甜适度,果粉厚、风味浓,果肉中富含多种氨基酸,具备生津止渴、利水降压、止咳祛痰等效果,远销北上广深等大中城市与东南亚区域,成为水果市场上当之无愧的“宠儿”。丹棱脆红李产区坐落于丹棱县以北的...

丹棱脆红李的基本介绍
丹棱脆红李皮薄肉脆,水灵多汁,酸甜适度,果粉厚、风味浓,果肉中富含多种氨基酸,具备生津止渴、利水降压、止咳祛痰等效果,远销北上广深等大中城市与东南亚区域,成为水果市场上当之无愧的“宠儿”。
丹棱脆红李产区坐落于丹棱县以北的长丘山脉,地形以浅丘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因此丹棱脆红李产区能遭到光照总体充足,有益于脆红李花青素的沉淀,利于果实着色。产地海拔在海拔600|900米,地势高低不同分布,种植海拔迭次生成,因此熟期不同,也造就了丹棱脆红李不同销售时间的分布,有益于错峰上市。
丹棱脆红李产区坐落于北纬30°,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丹棱脆红李成长在夏天,夏天日照充足,温度较高,积温一般在2500℃以上,整个果期温度≥20℃,满足了脆红李成长过程中对积温的需要,有益于丹棱脆红李果实中的干物质含量、果糖、果胶质的形成。产区主要为紫色土,红色砂壤土,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有利排水,抗旱抗湿,对于整个脆红李果期成长极为有利。与其他区域不同,原生态开发的种植区富含林区腐植质,致使丹棱脆红李的糖分积累更高。同事紫色土富含钙镁,致使生产出的脆红李口味愈加脆甜,品质更好。
“丹棱脆红李”地域特点鲜明、历史底蕴丰厚、品质特点突出、产业前途远大。丹棱脆红李种植面积4万亩,年产量4.2万吨,产值3.78亿元。脆红李已渐渐成为丹棱百姓增收致富的又一支柱性水果产业。下一步,丹棱县将继续推进脆红李品牌化策略,加大品质提高,进一步打造健全标准体系和提高果园现代化生产设施,全方位推进标准化生产,切实保护“丹棱脆红李”金字招牌,塑造脆红李产业的丹棱技术、丹棱标准、丹棱认证。
丹棱脆红李农商品地理标志的保护范围为:丹棱县的顺龙乡、石桥乡、双桥镇、张场镇,4个乡镇、22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9′45″~103°30′59″,北纬29°59′35″~30°08′35″。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岷江以西,青衣江以东,与成都蒲江县,眉山东坡区、洪雅县,乐山夹江县和雅安名山县相邻。保护面积8896公顷,年产量51000吨。
营养成分
花青素≥40mg/kg,可溶性固形物≥11%,抗坏血酸≥5mg/100g,可食率≥95%。
商品特征
丹棱脆红李果实近圆形,单果重15~33g;果皮底色绿黄色,着片状紫红色,果粉厚;果顶浅凹,缝合线浅,较对称;果肉绿黄色,肉质脆,离核;果汁中等;果实酸甜适度,风味浓,品质上等。
获奖荣誉
2020年12月,“丹棱脆红李”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农商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