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寨面鱼捏面鱼,就是用面粉捏成鱼的形状,然后放到蒸笼里蒸熟,再把蒸熟后的面鱼放冷,着色加彩,描线点睛。经过艺术处置的面鱼,自然是色彩艳丽,栩栩如生了。在着色加工的基础上,再用文火烘干,便可将面鱼当工艺品珍藏了。经过加工的面鱼,或赠送亲朋,或...

五寨面鱼 捏面鱼,就是用面粉捏成鱼的形状,然后放到蒸笼里蒸熟,再把蒸熟后的面鱼放冷,着色加彩,描线点睛。经过艺术处置的面鱼,自然是色彩艳丽,栩栩如生了。在着色加工的基础上,再用文火烘干,便可将面鱼当工艺品珍藏了。经过加工的面鱼,或赠送亲朋,或赠送好友,或给家人外出时作干粮,尽管作用与功效不一,但已经成为一种工艺品了。 捏面鱼,过去在五寨县内是定在阴历7月十五才捏的。相传这是因为在元代时,为了反对元代统治者残暴统洽,群众自发地拿捏面鱼传递消息,借传送面鱼,到阴历中秋节起事,完成杀鞑子的任务。当地到今天还流传着如此的一首民谚:7月十五送面鱼,中秋节杀鞑子。这种捏面鱼的活动在五寨便流传开来。 现在的阴历7月十五,已成为五寨县民间面捏、面塑的展览日,成为当地人民群众中极有特点的一项民俗活动。每年阴历7月十五,五寨县内探亲、访友,互相赠送面捏珍品,互相比试面捏方法、面捏工艺,互竞方法,已成为普通风俗。 捏面鱼,有着吉庆的含意。五寨县地处黄河东岸,捏面制鱼形,有着鲤鱼跳龙门、逢凶化吉、百事通达的意思。 时间的推移,使捏面鱼活动也有了新的变化,增添了新的内容。现在的7月十五,还有着新麦归仓、欢庆丰收、品尝新麦的含意在内。在五寨县的乡下,农民们磨出上等的白面面粉,各家互相邀请村中邻里、大闺女、巧媳妇,在家里捏面鱼。 年代不同了,7月十五也就不光是捏面鱼儿。现在,除去捏各种各样的面鱼:鲤鱼、鲢鱼、鲫鱼、草鱼外,开始捏制其它种类的面捏制品。现在的面鱼,大小不一,最大的能达到一个面鱼要用二至三斤发起的白面提制一个成品,而最小的,也有象小指那样的金鱼。 除去捏面鱼,还捏制瓜果类、花草类、动物类、禽鸟类、人物类等多类型型的面鱼儿。瓜类面鱼,是以西瓜、香瓜、冬瓜、南瓜及水果中的梨、苹果、山楂等品种为题材的。这类作品,有的做为瓜果桃李馈赠亲友,也做供品。也有些与人物面鱼捏放到一块用。像八戒吃瓜、鼠吃葡萄、鱼儿戏莲就是人与瓜果的结合。花草类面鱼,以兰花、梅花、牡丹、芍药、月季为题材,或单独陈列,或四品同式,为节日与民间风俗服务。动物面鱼,多以12生肖为主,虎、兔、牛、羊、马等,或独卧、独立、双行、单走、有动、有静,千姿百态,相映成趣。在鸟类面鱼中,各种鸟禽尽可成形入画。像燕子、鹅、鸭、鸡,各种形像皆可成形,而且要配以花草木石,组成各类组合,组成一种小品,给人一种情趣。人物面鱼,以吉祥图案为主,像胖小子、爬娃娃、老寿星、大肚弥勒佛、观音菩萨像等。也有一些人喜欢捏连环故事,诸如桃园结义、奥创偷桃、西厢记等。这类经过艺术加工的面制品,掺进了艺术夸张,造型生动、别致,别有情趣。 在五寨县境内,阴历7月十五送面鱼还有的讲究,那就是这1日内提篮的、挑担的、抬盒子的、骑驴的,东来西去,南来北往,成为当地一年一度的送面鱼热潮。更有甚者,现在面鱼造型,已经进步到捏小摩托车、小汽车、大象、斑马、海豹等多种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