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中国特产网

中国特产网
汇集全国旅游信息,旅游景点大全,旅游百科知识

杏树

杏树杏树,属蔷薇科花果植物,起来自于国内北方,适合于山川坡洼、沟岔湾掌成长。它抗旱抗寒,容易种植,挂果早,所谓桃三年杏四年,也就是它四年即可结果。且盛果期长达五六十年,树龄在百年以上。镇原这块黄土地,远在西周时期,先民就将野生杏树移植于庄户...

  杏树

  杏树,属蔷薇科花果植物,起来自于国内北方,适合于山川坡洼、沟岔湾掌成长。它抗旱抗寒,容易种植,挂果早,所谓桃三年杏四年,也就是它四年即可结果。且盛果期长达五六十年,树龄在百年以上。镇原这块黄土地,远在西周时期,先民就将野生杏树移植于庄户院落,繁衍存活,代代进化,唐朝大诗人李白帝乡三百里,杏在碧云间及白居易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春来。这类优美的诗句充分证明杏树在唐代已成园栽培。唐朝的都城到处都是杏树。宋朝诗人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买杏花和范成大的浩荡风光无畔岸,怎么样锁得杏园春。足以说明杏树在国内栽植历史悠久,已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抒发情感,赞誉祖国大好河山的要紧话题。明代赵时春编修的《平凉府志》记载:宜杏良十种,其仁有甘苦,有双花。有干叶。明时镇原为平凉辖地,这就是说,在五百多年前镇原人民就已经对杏子进行良种化研究和选育了。镇原的杏姓人,传闻其祖上爱植杏树,被周王室封之为杏的。杏谐音兴,寓杏为兴,取意兴旺。镇原人祖祖辈辈广栽杏树,也是寄托人丁兴旺、家业发达的愿望。   杏子多种多样。按杏仁的甜苦,分为甜核杏、苦核杏、麻核杏;按成熟的早晚,有麦黄杏、糜黄杏;按皮核的粘离,有又粘核杏、离核杏。还有少量经过嫁接的接杏,这种杏个大肉鲜,水分丰富,成熟早,是当地最佳良的品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过科学栽培试验示范后,先后从外地引进了山西大扁杏、兰州大接杏、金母亲、张公园、青皮杏、银白杏、华山大接杏、临夏唐王杏,近年引进的有巴丹杏、曹杏、李广杏、龙王冒、金太阳、凯特、一窝蜂等优良品种20多个,并确定全县北部山区、蒲河流域、交口河流域进步仁用杏,中南部原面、洪河流域、茹河流域进步肉用杏为主。同时,进行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现在全县19个乡镇优质良种杏的进步速度加快。在各乡镇都建有杏子基地的基础上,并在临泾乡席沟圈村和城关丰台村,由新一代、新千年两户食品企业投资90多万元,建成了1100亩优质杏子生产基地。   杏树全身都是宝。杏木质地坚硬细腻,纹路色泽艳丽,是农家作农具、造家具的便宜、优质木料。从古人饰文杏以为梁、杏梁宾未散的咏叹来看,古时候还以杏木作梁栋,事实上也是寓杏为兴的意思。杏果可鲜吃,亦可晒干储存,四季常吃;核仁油质丰富,甜的可随剥随吃,苦的除榨油食用外,可煮熟去苦,配以红萝卜、葱花,配调成红、白、绿、色、香、味俱佳的什香菜,是镇原最独特、最普及的佐酒佳肴,节日,大伙小户或自酌或宴客,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绝菜。镇原杏仁以色正、味纯、饱满、质优驰名中外,是全国盛产杏仁的县份之一,杏仁年出口300多吨,居全国第二。杏核壳以前当成燃料,大都作为年节炊酒之用,目前则是制造活性炭的理想材料,供不应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青酸杏、黄甜杏,甜核苦核及核壳,酸甜苦涩皮壳都值钱。杏子已经成为镇原农民奔小康、联谊协作的一把金钥匙。   杏子在镇原得到长足进步是解放未来的事。在历年的植树造林运动中,广大群众就地育苗,广植杏树,逐步形成很多杏树山、杏树沟、杏树洼等成片杏林。改革开放以来,镇原县提出沙棘戴帽,果树缠腰,洋槐填沟,杏树围庄的口号,杏树在农家庄前屋后、村子周围得到大力进步。目前,全县杏树成林面积已达26.34万亩。已建成杏树万亩乡镇8个,百株户1.8万户,五百亩以上的杏树沟、杏树山100多处。形成了以县内四条流域及中南部乡镇为主,以毛杏改良为主,以退耕还林区广栽杏树为主的杏基地建设格局。仅次于拥有大片野生杏林的新疆沙河县,名列全国第二,年产鲜杏2万多吨,杏干3300多吨,杏核2500多吨。杏树蔚然成林,对生态环境也起到了好的涵养保护用途,出现了十里烟村一片红的胜景。   1982年以来,镇原县不断强化系列开发,进行深度加工培植,杏果产业已成为富县富民的支柱产业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全县国营、集体和私营杏商品加工企业110户,从业5400人,杏制品产量达到1.6万吨。现有杏制品企业35户,从业职员1650人。开发系列商品有杏话梅、杏梅、杏酱、甘草杏、八宝杏、果丹皮、杏脯、奶油杏肉、杏软糖、水晶杏、杏仁罐头、速溶杏精、杏仁乳珍、活性炭等三大类20多个商品,年产杏制品总产量8500吨。在祖国大江南北,白山黑水,东海之滨,西南边陲,都有镇原生产的杏制品销售,商品还远销东南亚、独联体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区域,先后荣获国际国内26项大奖。新一代食品有限责任企业的商品,先后被评为99年中国小产品展会推荐商品、第十二届中国西部买卖会新技术新品奖、2003年3.15特别推荐商品、2001年甘肃瓜果蔬菜展会金奖、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展会畅销商品、中国庆阳民俗香包节指定商品、中国放心食品荣誉品牌、第三届甘肃著名商标。   阳春3月,微风徐来,鸟雀凋啾,空谷音韵悠扬,田园清爽和畅。蒙蒙细雨过后,天蓝蓝、地荧荧,杏树花团锦簇,蜂飞蝶舞,房舍田园迷漫在芬芳温馨的杏花丛中,使人恍入仙境。红杏之乡的镇原人民,正在以我们的聪明才智和踏踏实实的精神,进一步系列开发杏资源,突出革新思想,与时俱进,把杏商品市场拓展得更宽广,把自己家乡建设得愈加美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特产网 » 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