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箐茶亦称姑箐贡茶,相传为清代年间水西区域进奉朝廷的物品。它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韵味,深受大家喜欢。姑箐茶出产于纳雍县城东约60公里的水东乡姑箐村,这里地势较高,海拔约1800米,茶区地形复杂,峰峦重叠,山谷幽深,沟壑纵横,是纳雍出名的夹皮沟。...

姑箐茶亦称姑箐贡茶,相传为清代年间水西区域进奉朝廷的物品。它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韵味,深受大家喜欢。 姑箐茶出产于纳雍县城东约 60 公里的水东乡姑箐村,这里地势较高,海拔约 1800 米,茶区地形复杂,峰峦重叠,山谷幽深,沟壑纵横,是纳雍出名的夹皮沟。山坡上种有漆树、桦树、枫香等,植被非常不错。而半山、峡谷的沟旁及土坎上则是成片的姑箐茶园。 姑箐茶园土地系由石灰石、玄武岩发育而成,当地俗称小种黄泥夹砂,土质较好,带砂层砂质壤土,表土层呈浅黄色,紧密度较松,结构成细块状,土壤肥力好,有益于茶树根系成长。 姑箐茶,系百年以上乔木型大中叶群体品种,茶树平均高度 4.4 米,树幅 4.4 ~ 4.8 米。叶尖,叶齿细浅,厚硬,色绿有光泽,嫩芽色浅黄绿,无茸毛,发芽整齐。该品种有较强的抗寒性,芽叶品质好。 每年 4 月是采茶旺季,采摘标准为一芽四五叶。后用新沙锅杀青,锅温 160 ℃~ 180 ℃为宜。茶青下锅,勤翻炒,抖闷结合,直到透匀为度。杀青后茶叶倒入簸箕内,用双手进行搓揉成条形。置于阳光下晒或用煤火烘至半干。放置一段时间,再将半干茶叶进行复炒,炒前先洒水在茶叶上,供叶质变软,复炒至干。 姑箐茶,采摘较为粗老,加工时半炒半晒后发酵,微火复炒的特征,形成了姑箐茶独有些风格:即外形条粗,入沸水耐泡 ( 可冲泡三四次 ) 。用纳雍生产的土沙罐熬泡,愈加别具一格。其茶味口味舒适,清香醇和。苦涩味轻,回味甘甜,是提神解渴的最好饮料,系馈赠宾客的珍贵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