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龙眼的基本介绍开远市平坝山龙眼基地,种植1000多亩石夹32号龙眼,产量在300吨左右。是云南首家评为无公害绿色食品龙眼(桂圆),其果肉细白、透明味甜。龙眼既具备食用价值,又有医用价值果中之王。更是市民赠送亲戚和朋友的优雅之礼品。因为龙...

开远龙眼的基本介绍
开远市平坝山龙眼基地,种植1000多亩石夹32号龙眼,产量在300吨左右。是云南首家评为无公害绿色食品龙眼(桂圆),其果肉细白、透明味甜。龙眼既具备食用价值,又有医用价值果中之王。更是市民赠送亲戚和朋友的优雅之礼品。因为龙眼销售量较大,为了满足买家的需要,基地目前不断扩大种植面积。
营养成分
《本草纲目》中记载,可主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可通神明、开胃健脾、补虚长智,龙眼(桂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可溶性糖粉、具备降脂、护心、养颜、安神等效果。是老人与孕妇滋补好的保健食品。
商品特征
龙眼对生产环境比较挑剔,世界上能种植龙眼的地方有限,一般在亚热带、偏温和气候无紧急霜冻区域为适合。
因此,龙眼历来让人们称为岭南佳果,因其既可鲜吃又作为药用,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历史民俗
桂圆原产中国南方,栽培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北魏(386—534年)·贾思勰《齐民要术》云:“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因其成熟于桂树飘香时节,俗称桂元。古时列为要紧贡品。魏文帝(535—551年)曾诏群臣:“南方果之珍异者,有龙眼、荔枝,令岁贡焉。”
宋代,龙眼已在泉州常见种植。
北宋·泉州府同安县人苏颂编《图经本草》(1061年)载:“龙眼生南海山谷中,今闽、广、蜀道出荔枝之处皆有之。
南宋,泉州郡守王十朋赞颂龙眼:“绝品轻红扫地无,纷纷万木以龙呼,实如益智本非药,味比荔枝真是奴。”
开远龙眼的做法
龙眼干
龙眼摘的时候要把柄留一点,柄如果去掉了,不容易保存
锅里水烧开了,再倒入龙眼,火不要关持续加热一分钟,如此可以去掉表皮的细菌
把龙眼捞起来,放凉,就能放在太阳底下晒了,夏日太阳似火炉,大约晒一周,就大功告成了
1、龙眼弄的时候柄要留一些,以免影响保存。
2、龙眼筹备拿去晒前,必须要记得煮一锅开水,在水里焯,去掉表皮的细菌,不然没等晒成干,龙眼已是坏在里面了。
3、晒好的桂圆干,易于保存,用密封罐,可塑料袋封好口,放在阴凉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