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县的手工造纸历史悠久,商品精良。据有关史志记载,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鹤庆的纸业生产就遍布境内。到了民国初年,有规模的造纸作坊有数十个,年产白棉纸2000多驮,土纸3000驮(每驮5060千克)。商品除提供当地外,还销往...

鹤庆县的手工造纸历史悠久,商品精良。据有关史志记载,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鹤庆的纸业生产就遍布境内。到了民国初年,有规模的造纸作坊有数十个,年产白棉纸2000多驮,土纸3000驮(每驮5060千克)。商品除提供当地外,还销往丽江、永胜、剑川、大理、下关、祥云等县和印度、缅甸等国家。 鹤庆白棉纸,因雪白如棉得名。每张纸长、宽各50厘米,薄如蝉翼,韧似锦绫,质软防蛀,吸水性强。不止是过去当家的书写纸,还是抄写经卷、书写契约的好材料。据有关学者鉴别,凤仪北汤天村董氏宗祠发现的南诏、大理国的经卷中,有的是用鹤庆白棉纸抄写的。宋代建造的洱源火焰山塔出土的中草药包装纸,也是鹤庆白棉纸。鹤庆手工纸生产产生于唐朝,元朝已进步到盛兴阶段,至元朝至正年间,已用白棉纸在玄化寺成批印制经书和裱衬经卷。除书写用的白棉纸外,还有包装专用的双超白棉纸。这种纸的厚度约为书写纸的三倍,韧性特强,不容易破裂,经久耐用,是当时最好的包装用纸。 鹤庆白棉纸质优价廉,名驰三迤,曾得安徽宣纸甲天下,鹤庆棉纸誉云南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