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中国特产网

中国特产网
汇集全国旅游信息,旅游景点大全,旅游百科知识

南药

景洪广阔的山场、肥沃的土地、高温多湿和冬无严寒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合药物的成长。进山摔一跤、坐倒三棵药形象地说明了景洪医用植物的丰富。现全市种有阳春砂仁、白豆蔻等南药38118万亩。(景洪)南药,原指东南亚和非洲等地所产的药材。西双版纳因为气...

  景洪广阔的山场、肥沃的土地、高温多湿和冬无严寒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合药物的成长。 进山摔一跤、坐倒三棵药 形象地说明了景洪医用植物的丰富。现全市种有阳春砂仁、白豆蔻等南药38118万亩。( 景洪)

  南药,原指东南亚和非洲等地所产的药材。西双版纳因为气候条件优越,有南药的异种、缘种成长,蕴藏着丰富的药物资源,成长着缩砂蜜、长眠香、云南萝芙木、千年健、蔓京子、使君子、重楼、琥珀等几十种药材。有的药物虽然与传统南药不是同种,但药效与南药相同,也归是南药种类。解放将来,为解决南药紧急不足的困难,西双版纳在国家的扶持和有关科研单位的支持、帮助下,借助优越的自然条件进步南药生产,使很多外引南药在西双版纳扎根。全州3个市县中,有一市一县被列为云南药材生产基地县,全州的南药种植面积已达到6000多公顷,成为小有知名度的南药之乡。         砂仁,是西双版纳生产的主要南药。这种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具备行气、健胃、消食等功用。中医用于医治胃腹胀痛、恶心呕吐、肠炎、痢疾。民间以嚼食或泡酒医治胃肠疾患。这种药材可种植的地域十分有限,但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却有益于砂仁的成长。据药材部门50年代中期调查,全州有野生砂仁733公顷,有产面积340多公顷,年产量达5200多千克。西双版纳的野生砂仁,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医用植物研究所等部门进行植物和生物检验、鉴别,药品水平上乘,为药材公司回收。        因为西双版纳具备进步砂仁生产的条件,医科院药植所和药材部门,从60年代中期便开始有计划地引种品质最好的阳春砂仁,经试种获得成功后,在景洪市、勐腊县大面积推广。全州砂仁种植面积已超越4000公顷,产量已占全国砂仁产量的20%~25%。西双版纳引种的阳春砂仁,经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专家鉴别,性能、品质与原产地相同。      爪哇白豆蔻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有消食健胃用途,主治吐逆反胃、腹账、呕吐。西双版纳从70年代引种成功,每株每年可分生植株15株左右,自然结实率一般为20%~40%,最高可达70%,在自然状况下,每公顷可产225千克。全州已广种植200多公顷,部分白豆蔻已开花结实,现有产量约3000千克左右。现在的引种面积,位居全国榜首。       萝芙木,西双版纳傣语称为麻三端,原有野生种。萝芙木根有镇静、降血压、活血镇痛用途。用下于治疗高血压、眩晕、失眠等症,是提取利血平和寿比南山的材料。西双版纳虽有野生萝芙木,但藏量有限。因此,医科院药植所于60年代开始引种催叶萝芙木,中国萝芙木、印度萝芙木等十多种萝芙木属植物。引种成功的催萝芙木中利血平含量高达0.1%,位居国内引种地之首,已用于制成降压灵投放市场,首批出口阿尔巴尼亚。      除此之外,西双版纳生产的南药,还有儿茶、槟榔、檀香、肉桂、益智仁、洋苏木、胖大海、千年健、千张纸、丁香、芦荟、柯子、毕拨、血竭、马钱子、南天仙子、雅胆子等。除南药外,西双版纳还有海量的民族医药。据本州医药卫生部门调查公傣药便有1208种,已采集编入《西双版纳傣药志》内300多种,其中有8种已收入《中国药典》、有24种收入《云南药品标准》。植物王国中的三桠苦、美登木、八角香兰等都是具备特殊医用价值的植物。在每个景点,还可以看到袋装医治肾病的肾茶和具备南方人参的绞股蓝,任凭游人选择和购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特产网 » 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