莜面栲栳栳“莜面栲栳栳”是山西高寒区域民间的主要家常面食,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莜面的原粮叫“莜麦”,也称“燕麦”、“玉麦”,已有2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沁源县数一数二的粗粮品种。它不只有耐饥抗寒、保肝、保肾,造血及增强免疫力之用途...

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高寒区域民间的主要家常面食,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 莜面的原粮叫“莜麦”,也称“燕麦”、“玉麦”,已有2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沁源县数一数二的粗粮品种。它不只有耐饥抗寒、保肝、保肾,造血及增强免疫力之用途,而且还有强体、健脑、清目、美容之功能,常食可提升智商、减少胆固醇,治糖尿病也有好的成效。“莜面”可制作的花色品种不少,“栲栳栳”是其代表。 制法:一和面,二搭卷,三火候。和面需要沸滚开水,稍晾揉成光滑面团;趁热搓条、揪块,放在光净的石板上,用手掌推出形如人舌又薄又匀的长片儿,接着用手指往起一挑搭即成圆筒形,一个挨一个整齐地排立在蒸笼上,象蜂窝一样,蒸10分钟即熟。蒸时应该注意火候:火候不到“窝窝”不熟,过火“栳栳”软摊,食之无筋,味欠色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