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糕点制作历史悠久,据考证起来自于19世纪中期,一向以水平优良、制作精细、风味独特著称。当地的民谣称吃点心还是丰县的蜂糕、单县的枣包、金乡的红三刀,可见红三刀的受青睐程度。关于红三刀还有一个漂亮的故事:乾隆年间,乾隆帝下江南的时候路过金乡...

金乡糕点制作历史悠久,据考证起来自于19世纪中期,一向以水平优良、制作精细、风味独特著称。当地的民谣称吃点心还是丰县的蜂糕、单县的枣包、金乡的红三刀,可见红三刀的受青睐程度。 关于红三刀还有一个漂亮的故事:乾隆年间,乾隆帝下江南的时候路过金乡,舟车疲乏加上天气阴冷,也正值晚饭时间,就叫下人去找些吃的东西,下人找来金乡的名吃糕点(当时还不叫红三刀),乾隆帝吃完之后赞赏有加,顺便提了一些建议:假如在糕点上撒些芝麻类的东西,再在糕点表面砍上三刀,岂不好看又美味吗?从那将来,金乡人便使用了此法,糕点也就改名红三刀。 清末民国初,金乡县城一家名为东长兴的糕点作坊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炸制的红三刀京省驰名,遭到达官富人的追捧,成为老百姓相互之间的馈赠佳品。 解放后,金乡县金蜂糕点食品厂把制作糕点的师傅又请回来,沿用东长兴的古法开始生产传统点心。在1958年大跃进时,又从全县各地选调了一批出色的糕点制作能工巧匠,在金乡酱园内成立了糕点制作车间。在未来的时间里他们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使红三刀更受买家的欢迎。 而今金乡红三刀是以大槽芝麻油、麦芽、小米糖稀、白糖、蜂蜜、芝麻、桂花为材料。新炸出来的红三刀呈漫方形,迎面三刀,表分四瓣,面蒙脱皮芝麻,灿若繁星点缀;中间红而透亮,底似薄冰,闪闪发光。食以外酥内松,香味纯正,沙甜可口,食而不腻,脆而不焦,广受青睐。 1991年1月,山东买家协会、山东工商行政管理局、山东技术监督局、山东卫生厅等7个单位授与金乡县金蜂糕点食品厂为省级买家认可单位,授与金蜂牌糕点为食品卫生水平信得过商品。
1995年4月,金蜂牌红三刀被山东经济委员会确觉得山东传统名吃。
2007年,金蜂牌红三刀被评为山东老字号荣誉称号。红三刀不只享誉省内,而且畅销上海、江苏、河南、安徽、北京、黑龙江等十几个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