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邓州市是小磨油制作工艺的发祥地,到今天已有120余年的历史。据邓州志载:早在清光绪年间,邓州小磨油每年就有30余万公斤经汉口邓帮商行销往港澳和东南亚区域。邓州小磨油之所以出名,其一是材料芝麻独特。该地属暖温带区,土壤、水分中含有多种矿物...

河南邓州市是小磨油制作工艺的发祥地,到今天已有120余年的历史。据邓州志载:早在清光绪年间,邓州小磨油每年就有30余万公斤经汉口邓帮商行销往港澳和东南亚区域。 邓州小磨油之所以出名,其一是材料芝麻独特。该地属暖温带区,土壤、水分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因此芝麻籽粒饱满,千粒平均重达3克以上,出油率高达75%,且油脂中富含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二是制作工艺原始:先将芝麻炒至半煳,尔后用专用小型石磨压榨成糊状,接着按比率兑水,搅拌,最后沉淀,滤净,即成为原汁原味的小磨香油。其三是清、香、醇兼备,过去有无风香三里,有风十里香之美誉;其色清澈透亮,其味甜润清爽,若用以烹炸食品或调制凉拌菜肴,则可去腥臊而生奇香,若配制中药,则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之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邓州市大力挖掘传统制作工艺,并辅以现代技术及生产机械,使小磨油水平不断提升,出现娃娃鱼、十里香等一批名牌商品,一时间成为城乡居民平时食用的珍肴,探亲访友应具备的佳品,不但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而且每年有100万公斤出口到港澳、东南亚、欧洲等20余个国家和区域。邓州小磨油在国内享有非常高声誉,作家周大新以邓州小磨油作坊为背景创作的中篇小说《香魂塘畔香油坊》,被改编为电影《香魂女》后,在柏林第43届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最高奖金熊奖,更使邓州小磨油享誉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