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中国特产网

中国特产网
汇集全国旅游信息,旅游景点大全,旅游百科知识

如皋东串猪

如皋东串猪的基本介绍如皋东串猪,江苏如皋特产,为如皋养猪业当家品种,由如皋农民长期培育而成。其适应性强,成长快,繁殖率高,皮薄,肉质更为鲜美,瘦肉率高,是灌制如皋香肠、香肚,加工如皋肉松、如皋火腿等名特商品的优质猪源。产地属高沙土区域,地理...

如皋东串猪的基本介绍

如皋东串猪,江苏如皋特产,为如皋养猪业当家品种,由如皋农民长期培育而成。其适应性强,成长快,繁殖率高,皮薄,肉质更为鲜美,瘦肉率高,是灌制如皋香肠、香肚,加工如皋肉松、如皋火腿等名特商品的优质猪源。产地属高沙土区域,地理处于一些地方猪种交错分布地带,当地猪种与外面交流频繁。产区粮食和农副商品丰富,饲养过程中饲料调制比较精细,日粮中用很多的青绿饲料和较多的精料,育肥时使用吊架子方法。经长期选育形成体型较大、成熟较晚、膘厚肉紧、对饲料需要较高等特征。

​东串猪中心产区在长江下游北岸的江苏泰兴县东部和如皋县西南部,及南通刘桥一带。产区的地点处于一些地方猪种交错分布的地带,当地区种猪交流频繁,使东串猪的来源相当复杂,当地区属杂谷区,农业生产的复种指数较高,一般为二年五熟,或三年八熟,除部分区域种植水稻、棉花外,多以大麦、玉米、甘薯、花生、大豆等作物为主,农副商品加工工业亦较发达,豆饼、花生饼、酒糟、粉渣、糖渣等副商品较多,而且胡萝卜种植面积大,大多数用作猪的饲料。群众富有养猪经验,饲料调制比较精细,胡萝卜都洗净切碎煮熟后或发酵后饲喂;其次,产区临近长江和沪宁铁路线,为了满足大中城市对肉食的需要,群众喜养大猪,并加工成各种猪肉的腌腊制品运销外地。

东串猪体型较大,头型有两种,一是“马脸型”,头面长而直,皱纹少而浅,另一种是“狮头型”,头面短而微凹,皱纹多而深,“狮头型”的体格比“马脸型”的更粗大,成熟亦较晚。耳大下垂,背腰平直或稍拱起,体躯较长,骨胳粗壮,后躯欠前凸后翘,四肢高而直立,尾根粗而着生地方较高,尾长过飞节,成年猪被毛稀而粗,皮厚而松,大腿外侧皮肤有较深的皱褶,俗称“穿套裤”,毛色全黑,0较多,—般为9~10对,多的达11对以上。

商品特征

东串猪母猪性成熟较早,繁殖率高,初产在9头以上,经产约12-14头,产后泌乳量高,哺育能力强,仔猪发育均匀。东串猪性情温驯,耐粗饲,成长快,育肥期一般日增重0.38-0.41千克,7-8个月每头重80-100千克。东串猪肉质较好,营养丰富,瘦肉率可达44-45%。

东串猪成年公猪体重157.50±2.41公斤,体长147.75±3.11厘米,胸围122.5±0.90厘米,体高78.75±3.11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138.95±1.49公斤,140.95±0.63厘米,124.39±0.73厘米,70.92±0.37厘米。东串猪具备体型较大、产仔较多、性温驯,肉质紧等特征,其体成熟晚、脂肪沉积迟,在肥育至75公斤左右时屠宰,可获得较多的瘦肉。

历史民俗

东串猪为如皋养猪业的当家品种。据清乾隆庚午年(公元1750年)编修的《如皋县志》,如皋农民就非常看重猪种的选育。“东串猪”就是在长期培育中形成的地方良种。该种猪原产于如皋西部及泰兴东部的高沙土区域,现已成为全国各种猪之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特产网 » 如皋东串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