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红三叶的基本介绍巴东红三叶,学名TrifoliumpratenseL.,是湖北恩施州巴东县特有些优质豆科牧草,被誉为“中国牧草之王”。据史料记载,巴东红三叶最早于1875年由比利时传教士带入当时的绿葱坡镇细沙河一带种植,用于饲养马匹,因...

巴东红三叶的基本介绍
巴东红三叶,学名Trifolium pratense L.,是湖北恩施州巴东县特有些优质豆科牧草,被誉为“中国牧草之王”。据史料记载,巴东红三叶最早于1875年由比利时传教士带入当时的绿葱坡镇细沙河一带种植,用于饲养马匹,因此又被叫做“洋马草”。经过一百多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巴东红三叶渐渐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形成了独特的品质特点。
巴东红三叶具备枝叶柔嫩、蛋白质含量高、抗逆性强等特征,很合适用作畜禽饲料。其营养成分高,可口性好,可以显著提升牲畜的成长速度和肉质品质。现在,巴东县已打造了2000亩红三叶种子基地和8.8万亩牧草基地,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含种子生产、牧草种植、加工和销售等环节。这类基地不只为当地畜牧业提供了优质的饲料来源,还带动了农民增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进步。
商品特征
巴东红三叶的直根系发达,主根深入土壤可达6090厘米,而根系则多分布在030厘米的土层中。其茎直立或斜生,中空且高50140厘米。叶片为三出复叶,互生,叶面具灰白色“V”形斑纹。花序为头型总状花序,腋生,有小花50100朵,花冠蝶形,颜色为红色或淡紫色。英果为倒卵形,每荚含1粒种子,种子椭圆形或肾形,棕黄色或紫色,千粒重约为1.5克。
巴东红三叶适应于中性至微酸性土壤,适合的pH值为6.67.5。它较耐酸,但耐碱性较差,土壤含盐量高于0.3%则不可以成长。该草种喜温凉湿润气候,适合在夏天不太热、冬天温暖和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的区域成长。其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56℃,成长最适温度为1525℃,成株能耐-8℃的低温,但低于-15℃则易受冻害。除此之外,巴东红三叶不耐热,气温超越35℃时成长会减缓,40℃以上时植株会黄化或死亡。
获奖荣誉
2013年7月28日,“巴东红三叶”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栽培管理
在栽培巴东红三叶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筹备:深耕后精细整地,清除杂草、杂物,以利于种子出苗。在土壤粘重、降水较多的地方要开挖排水沟。
2、播种:第一次种植红三叶时,播种前可用根瘤菌接种以提升固氮能力。播种方法以撒播为主,也可条播。条播时行距30厘米,播量为每公顷11.515千克。撒播时播量适合增加。播种深度为12厘米。
3、田间管理:红三叶苗期成长缓慢,需准时清除杂草。在成长期间,通过准时割草来控制杂草风险。同时,越夏、越冬前准时中耕松土也是抑制杂草入侵、延长红三叶草地寿命的有效手段。除此之外,还需追施适当的氮肥和磷肥以促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