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中国特产网

中国特产网
汇集全国旅游信息,旅游景点大全,旅游百科知识

阳新折子粉

阳新折子粉的基本介绍阳新折子粉是湖北阳新县的特点美食之一。阳新折子粉主要材料虽然有大米、水等,但其制作技艺经过多年传承,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技艺步骤,主要有:选米,选上等优质的早稻米,将米淘洗干净去沙粒;发酵,洗好的米倒入水缸中进行发酵,发酵时...

阳新折子粉的基本介绍

阳新折子粉是湖北阳新县的特点美食之一。阳新折子粉主要材料虽然有大米、水等,但其制作技艺经过多年传承,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技艺步骤,主要有:

选米,选上等优质的早稻米,将米淘洗干净去沙粒;

发酵,洗好的米倒入水缸中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依据季节及温度来决定,一般3到9天;

磨浆,将发酵好的米冲洗干净,兑适当的水用石磨磨成米浆;

压干,将磨好的米浆倒入布袋中,用大石块经过8至15个小时的压挤溢出水分;

拍坨,用手将干粉捏成实心的粉团坨子,再拍实,拍到坨的表面光滑发亮为止;

煮坨,将拍打好的粉坨放进沸水中煮成半熟,并用竹签不停地翻动,以免坨粘锅、烧糊;

捣坨(碓臼),把煮过的粉坨放进碓臼捣碎,并用手或棍棒翻动,使之捣碎均匀;

揉坨,将捣好的米粉放在木案台上反复揉,并揉成一个个粉坨装进特制的粉桶;

上架,将装好粉坨的粉桶放在专门的粉架上,用压杆挤压;

煮熟,挤压出来的折子粉条慢慢滑入到大锅里的沸水中煮熟;

过滤,将煮熟的粉条捞出,放入清水中过滤、冷却,再捞起;

晒粉,把粉条一折一折地摆设到竹折子上(一小折半斤左右),放太阳下晒干。

制作折子粉所用工具备粉架、竹折子、粉盆、陶缸、粉饼、粉箍、粉盖、压桶、米碓整套、锅灶等。

制作折子粉的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如下什么时间:

1、制作折子粉对作为材料的大米,有极高的需要。阳新是多山之乡、百湖之县,四季分明、冷暖有序,自然条件合适种植水稻,盛产优质早稻米。早稻米,也叫糙米,是一种无黏性的米,是制作折子粉非常不错的原材料。

2、米浆压成干面团后,要使劲在上面拍打,拍成实心的面团坨子。由于早稻米没黏性,不可以揉,越揉越散,所以只有使劲儿拍打才能使制作出来的折子粉更有嚼劲。面团坨子越拍越紧,直到其表面光滑发亮,才开始下一步。

3、晒粉必须要趁着天气晴好,因此从磨浆环节开始,就应该注意后面几天的天气。假如天气不稳定,有时一个月只有几天能制作。特别春夏、夏秋之交,天气时常变化,常常做一半就下雨,极易导致浪费。

太阳底下,将做好的米粉铺在特制的竹折子上进行晾晒,这也是折子粉得名是什么原因。借助竹子之间的缝隙,使做出来的粉干得快且不会串味,从而维持折子粉的口味。假如在木板上或者用其他材料进行晾晒,如此的折子粉就没那样软和。

由于早稻米的硬度比较大,晒干后的折子粉不可以见风,需要包装密封起来,不然折子粉很容易断开。假如折子粉晒得不够干,3天左右就会坏掉,折子粉就不可以食用了。

商品特征

折子粉薄如蝉翼,细如丝,口味软滑爽口,很合适做汤或者炒食。

历史民俗

阳新折子粉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从明朝起,阳新就有人从事折子粉的手工制作。直到目前仍然有不少人传承折子粉制作技艺,据当地老人讲,历史上折子粉是进贡朝廷的“贡粉”,普通老百姓品尝不到这份美味。在新中国成立前,虽然百姓能接触到折子粉,但只有富裕的人家才可以吃上折子粉,而且多是用来招待贵客,或是用于孕妇催乳。

获奖荣誉

2013年,阳新折子粉制作技艺入选湖北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特产网 » 阳新折子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