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中国特产网

中国特产网
汇集全国旅游信息,旅游景点大全,旅游百科知识

宁蒗高原红米

宁蒗高原红米的基本介绍宁蒗高原红米是云南宁蒗县特产,又叫摩梭红米或泸沽湖高原红米。以其独特的品质和营养成分而闻名。宁蒗县坐落于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这里是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干湿季节分明,光照充足,同时遭到高原和高山峡谷地形的影响,形成了显著的...

宁蒗高原红米的基本介绍

宁蒗高原红米是云南宁蒗县特产,又叫摩梭红米或泸沽湖高原红米。以其独特的品质和营养成分而闻名。宁蒗县坐落于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这里是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干湿季节分明,光照充足,同时遭到高原和高山峡谷地形的影响,形成了显著的立体气候特点。这类自然条件为宁蒗高原红米提供了理想的成长环境。

宁蒗高原红米的特征在于其饱满的谷粒和短圆的米粒形状,米粒表面呈现出漂亮的棕红色泽。这种红米质地优良,粒形整齐,软硬适中,粘性强,蒸煮后的口味酥软,风味醇香。其营养成分也较高,含有些总淀粉量高于75%,直链淀粉含量在13%至20%之间,胶稠度至少达到55毫米,蛋白质含量高于6.00%。

宁蒗高原红米的种植地区主要包含大兴镇、拉佰乡、永宁镇、红桥镇等在内的15个乡镇,这类区域海拔介于1800米至275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约为9.3℃,年降水量在960至1070毫米之间,每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298小时。种植区内土壤种类为水稻土,灌溉水源来自宁蒗河、永宁河和碧源河,这类河流均是金沙江水系。

宁蒗高原红米的种植遵循国家农商品水平安全的有关法律法规,产地环境符合NY/T5010《无公害农商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的规范,商品水平则依据GB/T1354《大米》标准进行衡量。这表明宁蒗高原红米不只在外观和口味上具备优势,在安全性方面也有保障。

商品特征

外部特点:谷粒饱满、米粒短圆;米粒表皮棕红。

内在品质:指标红米蒸煮后,风味醇香,口味酥软,营养丰富;其中总淀粉≥75%,直链淀粉13%~20%,胶稠度≥55mm,蛋白质≥6.00%。

历史民俗

摩梭红米又称泸沽湖高原红米,是古时候游牧民族摩梭人(属古羌族)在泸沽湖畔永宁坝定居时带过来的粮食作物,摩梭人一直用育秧移植栽培的办法代代传承。据《元史・地理志》记载,摩梭人在永宁定居已有 1500 多年,红米也年年耕种、代代相传,成为摩梭人的主粮。

过去,红米种植主要依赖传统的农耕方法,规模相对较小。近年来,伴随对特点农商品的看重与乡村振兴策略的推进,宁蒗县永宁镇聚焦高原红米特点产业,积极采取手段促进其进步。截至2024年7月,高原红米种植面积已增至1万6千亩,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54.6%,总产4000余吨,平均亩产250千克,达成年产值 2400万元。并且通过塑造高原红米种植示范区,建设高原水稻培育中心、高原红米深加工园区,配套健全农旅融合示范园,形成具备特点化、差异化、多样化的产业集群。

获奖荣誉

2021年4月,宁蒗高原红米被农业农村部公示为“2021年第一批农商品地理标志登记商品”。

2022年,宁蒗高原红米被认定为国家 “三品一标” 地理标志农商品。“三品一标” 指的是无公害农商品、绿色食品、有机农商品和农商品地理标志 。

2024年,宁蒗高原红米被纳入农业农村部农商品水平安全中心公布的全国名特优新农商品名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特产网 » 宁蒗高原红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