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意兴把子肉的基本介绍早在清朝时期,把子肉就是鲁地一道深受百姓喜欢的民间小吃;因用草绳将大块五花肉捆扎成一把,直接卤制,得名“把子肉”。超意兴”把子肉的制作工艺始于1912年,历程五代人的传承和钻研,不断改复工艺,选取多种天然香辛料及新鲜五...

超意兴把子肉的基本介绍
早在清朝时期,把子肉就是鲁地一道深受百姓喜欢的民间小吃 ;因用草绳将大块五花肉捆扎成一把,直接卤制,得名“把子肉”。
超意兴”把子肉的制作工艺始于1912年,历程五代人的传承和钻研,不断改复工艺,选取多种天然香辛料及新鲜五花肉为材料,经过焯水、过油、炒糖色等步骤,大火烧开后小火煮制,在关火后持续焖制8小时。经过12道传统工艺才能制成美味的把子肉,具备色泽红亮、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醇厚芳香、入口即化的特征。现在,超意兴把子肉荣获“中华名小吃”“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好品山东”等称号并且深受客户的喜欢。
在传统口味的基础上,超意兴还不断革新研发新品,推出了香辣风味、柠檬风味的把子肉。除此之外,把子肉礼包、把子肉礼盒也满足了远距离食客的需要。
商品特征
超意兴把子肉只使用冷鲜肉,匠心卤制,香而不腻,酥而不柴,入口回甘。
历史民俗
明清以来,祈福分胙的活动在民间依旧容易见到。大家把分到的长方形肉条缚上青蒲草或马蔺草,将它酱烧制作,便成为一款便于就餐的风味食品。因其“扎把肉”形式,把子肉就此得名。
获奖荣誉
超意兴把子肉已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和山东老字号;同时于2020年,超意兴把子肉及有关系列菜品制作技艺被列入山东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