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中国特产网

中国特产网
汇集全国旅游信息,旅游景点大全,旅游百科知识

陕西摊黄儿

陕西摊黄儿的基本介绍摊黄儿,产自于陕西的特产小吃。摊黄儿是一种风味独特的烙制食品,又名黄煎,也有人称其为摊馍馍,摊黄儿的材料为小米面、玉米面、糜米面、高粱面、荞面等,也可用小米面、玉米面掺以少许白面的混合面粉。摊黄儿是陕北区域独特的小吃,以...

陕西摊黄儿的基本介绍

摊黄儿,产自于陕西的特产小吃。

摊黄儿是一种风味独特的烙制食品,又名黄煎,也有人称其为摊馍馍,摊黄儿的材料为小米面、玉米面、糜米面、高粱面、荞面等,也可用小米面、玉米面掺以少许白面的混合面粉。

摊黄儿是陕北区域独特的小吃,以硬黄米面或玉米面为材料制作而成,它的制作过程需要用到特殊的鏊子,所以也被叫做“黄儿鏊”;摊黄儿的面糊可以通过发酵或不发酵两种方法制作,而成品的口味也因此而有所不同,发酵的摊黄儿松软,而不发酵的则更有筋道口味。

历史民俗

淮宁河川,春秋为狄地,是晋公子重耳避难的地方,晋公子的随从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就发生于此。当地百姓还称淮宁河川为重耳川。传闻结束十九年逃亡生涯的重耳成为晋文公后奖赏随臣,可介子推却隐居绵山,不愿食君禄。晋文公赏介子推心切,于是下令放火烧山,逼其出山。大火绵延数里,3日才熄。后有人在一棵枯柳下发现了介子推母子被烈火烧焦的尸骨,时在3月5日。晋文公闻讯后,悲痛万分,遂下令每年的3月5日为火禁日,是日,举国禁止烟火,仅食寒食, “寒食节”从此形成。据了解“寒食节”初兴时,因担忧有人燃薪烧炊,各地官员还要深入里闾,逐一检查各家锅灶,看是不是有生火做饭者,倘有违令者,便重重处罚。如此一来,哪个家也不敢在“寒食节”生火做熟食了;一些想做热食的人家也只能偷偷在“投灶口”或院子里用石块支砌临时灶堂,燃火做饭。在一些地方,大家摊制摊黄儿时,仍临时支砌火灶摊制,多不需要家的锅灶。

烙制摊黄儿的鏊子,并非每家每户都有些。在一个村庄里,鏊子这种炊具顶多也就有几个,所以“寒食节”前,大家相互传递,转流用。依民俗,借用鏊子时,需放入筐内,并用围裙苫严,不要叫其他人看见;特别不要叫狗看见,倘不慎被狗看见,摊制的摊黄儿则易碎且乏味。此为乡里荒唐可笑之陋俗,其实是没一点儿道理的。

在陕北一些地方,也有在4月8日吃摊黄儿的风俗,有俗语云:“4月八,不吃摊黄儿不能发,吃了摊黄儿快倒塌” (一说 “4月八,不吃豆腐不能发,吃了豆腐快倒塌” )。阴历4月8日相传为佛祖释迦牟尼诞过生日,是日吃摊黄儿是不是与纪念佛祖诞生有关,尚不能而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特产网 » 陕西摊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