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中国特产网

中国特产网
汇集全国旅游信息,旅游景点大全,旅游百科知识

二二三团苹果

二二三团苹果的基本介绍二二三团苹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和静县特产,全国农商品地理标志。因为二二三团苹果园建在天山南缘扇缘北端地带,坐北向南,遮风向阳,土质砂性大,渗透性强,水位低,盐碱轻,小区气候十分明显,具备冬冷夏热,春暧秋凉,四季...

二二三团苹果的基本介绍

二二三团苹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和静县特产,全国农商品地理标志。

因为二二三团苹果园建在天山南缘扇缘北端地带,坐北向南,遮风向阳,土质砂性大,渗透性强,水位低,盐碱轻,小区气候十分明显,具备冬冷夏热,春暧秋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征。平均气温8.5℃,>10℃积温为3495.7℃,无霜期195天,年降水量56.5毫米,年蒸发量2279.1毫米,年平均日照3049.2小时,特别有益于糖分的积累,经鉴别:苹果硬度为8.6—10.89牛/平方厘米,折光糖12.3%—15.8%。生产的优质红富士苹果以色艳味美、皮薄肉脆、水足糖多,清香可口。二二三团苹果分特级和一级二个等级,特级果实横径8.0厘米以上,一级果实横径7.0—8.0厘米。果面新鲜、光滑,着色面达到70%以上,允许轻微枝叶磨伤、水锈总面积低于1平方厘米,果面无损伤、日灼、畸形果。

二二三团苹果产区坐落于新疆天山南麓洪积冲各扇平原区域,万亩苹果基地建在扇缘终端地带。座北向南,遮风向阳,土质砂性大,渗通性强,水位低,盐碱轻。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益于糖分的积累,对进步以苹果为龙头的园艺业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二二三团坐落于焉耆盆地西北部和静县境内,其地理坐标东经86°27'54"—86°45'05",北纬42°13'22"—42°28'48"。产区是温带国内性干燥气候,具备夏热、冬冷、春暖、秋凉四季分明的气候。其特征是干燥少雨,日照充足,无霜期长达197天,全年以温和气候为主。二二三团苹果地域保护范围为:园一连、园二连、园三连和园四连。

营养成分

二二三团苹果收成时总糖12.3%—15.8%,硬度8.6%—10.89牛/平方厘米,可滴定酸0.2%—0.4%。

商品特征

二二三团苹果果实扁圆形或近圆形,果实大小整齐,果面光滑、浓红色,有光泽,无锈,蜡质较多,果粉多,果点少,果皮厚;果心较大,中位,倒卵形,果核部分糖分堆积成透明状,果肉淡黄色,肉质细脆,多汁,酸甜适中,风味浓郁,口味非常不错。

获奖荣誉

1987年,二二三团被兵团农业区划办公室列为兵团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

1991年,兵团首届果品评选赛上,二二三团金冠苹果获二等奖,红富士苹果获三等奖。

2006年,二二三团苹果获得有机商品证书。

2011年08月17日,中国农业部批准对“二二三团苹果”推行农商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二二三团苹果的进步

新疆的苹果栽培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汉晋时期民丰尼雅遗址(3世纪前精绝国故址)中,有苹果等古时候树干残体,证实了1700年前,和田已有苹果栽培。

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中,记述了阿耆尼国(今焉耆)、屈支国(今库车)、斫句迦国(今叶城)均栽培柰(苹果),证实了1300年以前苹果在南疆各地已广为栽植。

20世纪50年代以前,新疆以棉苹果等当地品种为主。

20世纪60—70年代,新疆各地县、兵团农牧团场从陕西、山东、辽宁等地引入不少欧美苹果品种,现分布全疆各地。

20世纪80年代初期,新疆开始引进日本杂交品种富士苹果的着色芽变系,国内通称“红富士”。新疆在引进的20多个品系中,经试种筛选出合适新疆栽培的几个主要优良品系。因为成熟时果实含糖量高,风味佳,耐贮藏,树体适应性强,因此,基本取代当地原有品种而得到广泛种植。

兵团农二师二二三团坐落于新疆天山南麓,焉耆盆地西北部和静县境内,团部坐落在和静县哈木呼提镇。

1964年,建场初期,二二三团开始种植苹果、桃、杏、山楂等果树,其中苹果为主栽果树。

1966年,二二三团苹果种植面积为167亩。

1984年,二二三团苹果种植面积进步到1000亩。

20世纪80年代中期,二二三团红富士苹果引种试验成功后,种植面积飞速增加。

伴随国家推行“西部大开发”策略加强对特点林果业的投入,二二三团把进步苹果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使苹果种植业进步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种植面积增加至万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特产网 » 二二三团苹果